天津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多级处理技术和精密控制,旨在通过物理、化学及膜分离等方法逐步去除水中的各类杂质,最终生产出符合高标准要求的高纯度水。以下是其核心设计原理的具体阐述:
1.预处理阶段
多介质过滤:利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、无烟煤和砾石等混合填料构成的过滤层,有效截留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颗粒及部分有机物。这种分层结构能实现对较大体积杂质的初步拦截,减轻后续设备的负担3。例如,设计合理的填料顺序可优化水流分布,确保杂质被均匀捕获。
活性炭吸附:采用椰壳活性炭作为主要介质,针对余氯、色素、异味分子以及小分子有机物进行选择性吸附。该过程不仅改善水质口感,还能防止这些物质对反渗透膜造成氧化损伤或污染堵塞3。定期反洗和巴氏消毒可恢复活性炭活性并抑制微生物繁殖。
软化处理: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,降低水的硬度值。双组软化器串联切换使用的设计既保证连续制水,又便于单组再生维护,延长树脂使用寿命3。再生程序包括反洗、吸盐、置换等步骤,确保离子交换效率稳定。
半透膜选择透过性:在高压驱动下,水分子优先穿透具有纳米级孔径的反渗透膜,而无机盐离子、细菌、病毒等污染物则被截留在浓水侧排出。此过程无需化学药剂参与,依靠压力差实现高效脱盐和杂质分离;
多级串联增效:采用多支反渗透膜串联运行模式,逐级提升产水纯度。一级RO主要去除大颗粒杂质和大部分盐分,二级RO进一步精调pH值并深度脱盐,使电导率降极低水平。中间水箱暂存一级产水并为二级系统提供缓冲容量;
阻垢防护机制:预先添加专用阻垢剂以防止钙镁离子在膜表面结晶析出,结合精密过滤器阻挡微小颗粒进入膜组件,双重保障避免结垢导致的通量下降和寿命缩短。
3.深度抛光与终端保障
EDI连续电除盐:由阴阳离子交换膜与混合树脂组成模块化单元,在电场作用下实现离子定向迁移去除残留电解质。相较于传统离子交换床,EDI无需酸碱再生,减少废液排放且运行成本更低;
紫外线杀菌与臭氧消毒:高功率紫外灯破坏微生物DNA结构实现瞬时灭菌,配合周期性臭氧循环冲洗储水罐及管网,形成多层次微生物控制体系。终端过滤器则作为最后屏障拦截可能滋生的少量菌落;
循环供水网络:纯化水储罐达到设定液位后自动切换至循环模式,保持管路内水流持续流动以抑制生物膜形成。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导率、流量等参数,动态调整各环节工作状态确保水质恒定。
4.天津纯化水系统自动化与节能设计
PLC智能操控:集成触摸屏界面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,实现从开机到停机的全流程自动化管理。预设程序可自动完成过滤器反洗、软化器再生、RO膜清洗等操作,减少人为干预误差;
软化水回用技术:当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,将部分软化水回流至原水端参与预处理循环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整体能耗;
在线监测反馈:实时检测余氯浓度、SDI污染指数等关键指标,数据异常时自动触发报警或调整工艺参数,确保系统始终运行于最佳工况。
